传感让世界更智能
芯森感受美好世界
客户至上、品质卓越、创新思变、诚信合作

公司始终以“持续为客户提供更优的传感器,成为一流智能传感方案服务商”为使命

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可靠性、高一致性、高性价比和完全自主可控的传感器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News information
新闻中心
欧盟CBAM倒计时:CR1A电流传感器如何为碳数据合规赋能?
来源: | 作者:芯森电子 | 发布时间: 2025-10-28 | 12 次浏览 | 分享到:

欧盟碳关税(CBAM)是欧盟为应对气候变化而实施的碳边境调节机制,旨在对进口高碳排放产品征收与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TS)相当的碳价费用,以防止“碳泄漏”并推动全球减排。目前,CBAM进入强制申报阶段,光伏产品出口需提供嵌入碳排放数据,2026年起需购买CBAM证书,逐步替代免费配额,逐步征收碳关税‌。这意味着,光伏组件、逆变器、储能设备等出口欧洲的产品,都必须提供生命周期碳排放报告(LCA),并确保数据可验证、可追溯。

换句话说,未来的光伏发电不再只看“发了多少电”,还要能回答一个更复杂的问题——“这一度电背后,到底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在碳足迹核算体系中,所有能量流与能耗数据的准确性,最终决定企业能否通过CBAM合规审查。

而在整个能量数据链条的最底层,电流传感器的性能与稳定性正成为决定碳数据可信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碳核算的底层逻辑:从能量流到碳排放

碳足迹核算的核心逻辑,是基于能量守恒与排放因子的乘算关系:

CO2=E×EF

其中 E代表能耗(通常由电流、电压、时间计算得出),EF为排放因子。若电流、电压等测量数据存在偏差,最终的碳排放结果也将成比例失真。因此,碳足迹核算的数据准确度,取决于底层测量链的精度、稳定性与可追溯性

芯森电子CR1A电流传感器在光伏碳数据上的应用 

碳成本核算要求比较高,碳足迹核算覆盖从原材料到制造整个过程,欧盟对间接排放(如电力消耗)的核算要求严格,光伏电站运营数据(如发电效率、能耗等)则是核算的基础,以多晶硅电池为例,发电效率每降低1%,碳足迹增加约0.5%,而数据采集不够准确,则可能导致碳足迹报告偏差,面临高额碳关税或者出口限制。

电流传感器在光伏电站碳足迹核算中的关键作用

应对CBAM关税,除去采用低碳技术,例如采用颗粒硅代替传统硅料、TOPCon电池等技术降低单位排放外‌,传感器在碳足迹核算中也起到关键作用,主要体现在优化能源效率和减排上,例如电流传感器误差直接影响逆变器的效率测量,进而影响碳足迹核算。传感器精度不足,导致电流采样值与实际值存在偏差。据有关数据测算:MPPT跟踪偏差2%,可能导致年发电量减少3%,碳足迹增加1.5%。通过电流传感器采集到的电流波形异常检测(如不平衡、毛刺),快速定位隐裂或热斑问题,避免因组件失效导致的发电量损失和间接碳排放增加。

另外,碳足迹的计算,本质上是一个能量与物料流动的精确核算过程。在光伏电站中,以下几个电能环节必须被实时监测:

环节

核算目标

关键监测参数

光伏阵列 → 汇流箱

组件输出效率、失配损耗

直流电流、电压

汇流箱 → 逆变器

转换效率、线路损耗

母线电流、电压

逆变器 → 并网点

有功/无功功率、谐波含量

交流电流、电压

储能系统

充放电效率、能量回馈

双向电流、电压

这些参数通过电流传感器高精度能量流测量,这里的电流传感器在光伏和储能系统中起到的是“碳数据的物理采集点”作用,为碳核算系统提供基础输入

CBAM对测量链的技术要求

欧盟碳边境机制要求企业提交“测量链完整性文件(Measurement Chain Integrity Statement)”,其中包括测量设备型号、精度等级、校准周期、漂移数据及验证报告。

这意味着:

测量设备需具备 ±1% 或更高精度

输出特性应在 长期运行中保持一致性

设备及其数据需可被 第三方复现与审计

· 

闭环霍尔电流传感器的特性(高精度、低温漂、强隔离)正符合这一要求。
它在光伏汇流箱、储能变流器、逆变系统、制造测试台等环节中,能为碳核算提供真实、可复验的原始数据。

闭环霍尔电流传感技术的优势

在光伏与储能等复杂能量系统中,能量流往往是双向的、非正弦的,传统分流电阻测量在高压或高频环境下易受干扰,难以长期保持精度。

闭环霍尔电流传感技术具备以下特点:

高线性度与低温漂:线性误差可控制在±0.1%,适合长期能耗监测。

宽频带与快速响应:带宽可达数百千赫兹,可准确反映逆变器、储能系统的动态能量变化。

电气隔离:满足 IEC 60664-1、IEC 61800-5-1 等标准要求,适用于高压母线侧测量。

长期可重复性:输出信号稳定,便于形成测量链的溯源与校准记录。

这些特性使其成为碳核算体系中可靠的“能量数据采集单元”,为后续的碳排放计算提供可信输入。

CR1A的技术特性:为碳数据提供合规级精度

CR1A H00系列是芯森电子自主研发的一款基于霍尔效应的闭环(磁补偿)电流传感器,可测量直流、交流及脉冲电流。关键技术参数如下:

芯森电子CR1A电流传感器

芯森电子CR1A电流传感器 

项目

参数

合规意义

线性误差

≤ ±0.1% of IPN

支撑CBAM要求的 ±1% 数据精度

综合精度

≤ ±0.5%

适合生命周期碳核算能耗统计

温度漂移

±0.2mA(-40~85℃)

确保全年能耗数据稳定

响应时间

≤1 μs

可捕捉功率波动与能量瞬变

频带宽度

200 kHz

支撑逆变器高频PWM信号测量

绝缘耐压

AC 3 kV / 1min

满足IEC 60664-1、62109-1标准

爬电距离

15 mm

安全隔离,防干扰、抗过压

工作温度

-40~85℃

适合户外光伏电站运行环境

这些性能指标让CR1A能在碳核算体系中,稳定地支撑能量流采集、设备效率评估与排放因子计算。

CR1A如何支撑CBAM碳合规

1. 提供“可验证”的能耗原始数据

CBAM申报要求提供设备能耗、效率及排放因子的计算依据。CR1A输出的高精度电流数据,可与电压信号结合形成功率、能量曲线,为 LCA 模型提供直接测量依据,满足欧盟ISO 14067“基于实测”的数据可信性要求。

2. 支撑“测量链完整性”要求

欧盟CBAM文件中明确要求企业提交测量链完整性声明(Measurement Chain Statement)
CR1A的闭环架构、固定匝比与出厂校准参数使得其信号具有可追溯性与可重复性,可以纳入企业内部测量溯源体系中,作为“第一层感知单元”被碳审计认可。

3. 降低碳排放计算误差

假设一个100 MW级光伏场站年发电1.3亿度电,若电流测量误差1%,将导致碳核算偏差约60吨CO₂。
CR1A ±0.5%的精度可有效降低误差积累,确保碳排放计算结果在CBAM容许范围内。

 

结语:测量是碳合规的起点

CBAM的关键不在于谁的排放更低,而在于谁的碳数据更可信。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底层测量环节开始,确保能量流动的每一个环节都能被准确记录、可被验证。闭环霍尔电流传感技术以其高精度、强隔离、可溯源等特性,为碳足迹核算提供了可靠的物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