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让世界更智能
芯森感受美好世界
客户至上、品质卓越、创新思变、诚信合作

公司始终以“持续为客户提供更优的传感器,成为一流智能传感方案服务商”为使命

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可靠性、高一致性、高性价比和完全自主可控的传感器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News information
新闻中心
直流漏电流监测:光伏电站PID效应防治的关键防线--芯森电子FR7V P00
来源: | 作者:芯森电子 | 发布时间: 2025-07-01 | 12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新疆某200MW光伏电站的监控室里,工程师们正紧盯屏幕上一组异常数据:多组串联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持续衰减,日均损失达3.7%。经诊断,电势诱导衰减效应(PID效应)正在侵蚀电池板寿命——而问题的根源,正是组件与地之间持续存在的直流漏电流。

 

 

PID效应的隐形杀手

当光伏组件负偏压超过阈值,离子会穿透玻璃向电池片迁移。这种看似微弱的漏电流(通常<300mA),长期积累将导致组件功率衰减30%以上。传统方案依赖夜间自恢复,但在高湿度、高盐碱的电站环境中,自愈机制往往失效。

 

毫安级电流的精准捕捉

芯森电子FR7V 0.20 P00电流传感器被部署在组串负极汇流箱内。其磁通门技术对直流漏电流的检测分辨率达到毫安级,±0.5%的精度确保能捕捉到组件初始劣化的早期信号。当某支路出现持续超过50mA的漏电流时(对应传感器输出电压±1.25V),系统自动启动PID防护策略。

 

 

极端环境的生存考验

该电站昼夜温差达40℃,普通霍尔传感器零点漂移可达±50mVFR7V系列将温漂压缩至±1.5mV/k。实测数据显示:在85℃机柜内部,传感器零点偏移仅2.3mV(相当于0.092mA电流误差),满足全年无校准的运行需求。

 

安全隔离的技术纵深

电站运维人员最关心的是高压隔离风险。该传感器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均设计为7.2mm,远超IEC 62109-1标准要求。当阵列电压达1500VDC时,其3000V AC/1min的隔离耐压能力为运维人员提供了双重保障。UL94-V0阻燃外壳可在箱变火灾中有效阻止火势蔓延。

 

 

动态防护系统联动

基于FR7V的实时数据,该电站构建了三级防护机制:

1. 初级:漏电流>80mA时,启动夜间负极接地装置

2. 中级:持续3>120mA,注入反向电流修复

3. 紧急:超过250mA立即切断组串,避免电弧风险

 

部署半年后,电站PID衰减率下降至0.8%,挽回年发电损失约380万元。

 

行业启示

随着1500V光伏系统成为主流,直流侧安全监测重要性凸显。芯森电子工程师指出:“直流漏电流如同电路系统的毛细血管出血,必须采用磁通门级精度的传感器才能实现早诊早治。”目前该技术方案已推广至青海、宁夏等7个大型电站,累计保护光伏组件超120万块。

 

在光伏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精准的漏电流监测不仅是安全底线,更是保障投资收益的技术支点。当行业聚焦于组件效率竞赛时,这些隐藏在接线盒里的守护者,正以毫安级的精度捍卫着每度电的产出价值。